一、整体规划原则
- 计划性:明确每天的学习任务,如今天复习哪些科目、做多少练习等。许多考生由于缺乏计划性,报名时热情满满,临考却书都没看完,从而失去考试信心。所以,提前规划好学习任务是非常重要的,像制定7天、半个月以及1个月的学习目标就是很好的方法,可以把一本书分成若干个部分,每部分十几、二十页,安排进每日备考规划中,同时也要考虑到突发情况,给自己留出一定缓冲时间。
- 集中复习:学习具有惯性,建议尽量利用整块时间复习,每次专注于一个科目。因为半个小时这样的短时间很难让人专注,而几个小时专注于一个科目,更容易进入状态,能大大提高记忆和理解的效率。
- 注意时间控制和有效利用:专时专用是提高复习效率、控制时间的有效方法。避免边复习边做其他事情,如发短信、吃东西等,先把其他事情做完,再专心复习。
二、不同情况的备考时间安排
- 初次参加自考
- 提前3 - 5个月及以上:对于第一次参加自考考试的同学,由于没有掌握自己的考试节奏,且很久不学习需要时间找到学习状态,所以建议留出3 - 5个月及以上的时间。例如,如果是报班学习,平时有课的时候要尽量听直播课,若赶不上也要在当周内听完,除了听课之外,给每科留出的时间是两周左右,四科一共留出2个月时间。
- 根据考试科目数量和难度
- 科目多或难度高时提前规划:如果报考科目较多或者有难度较高的专业课,如《外国文学史》等要求记忆大量专有名词的科目,需要更早开始复习。可以先从简单的科目入手,慢慢进入学习状态,积累信心,然后再冲刺难度较高的科目。优先备考公共课,对于英语二这样的科目,建议每天花费半小时的时间记忆单词词汇以及作文模板,提升自身的英语基础。
三、利用碎片化时间
- 确定可利用的碎片化时间: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碎片化时间,如等车、排队、走路、搭车的时间等,这些时间可以用来背单词、温习功课等。例如在出差途中,别人聊天、读杂志的时候,可以用来处理电子邮件等工作或学习事务。
- 提前准备好任务:利用碎片时间的重点是,无论多忙,都要把能够在碎片时间做的事情提前准备好,以便空闲时能有计划地拿出来做。
四、分清任务轻重缓急
- 确定优先级:在复习过程中要分清任务的轻重缓急,就像在时间管理实验中先放“大石头”(重要的事情),再放“小石头和碎沙”(相对不那么重要的事情)一样。例如,每天早上列出最重要的三件事,并要求自己当天做完,其中最好包含一件重要但不紧急的事,同时要学会拒绝紧急但不重要的事,为重要的事腾出时间。
本文《自考备考时间规划》系
辅导客考试网原创,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合作方转载必需注明出处:https://www.fudaoke.com/exam/1489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