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安全规程》是我国煤矿行业的重要法规文件,旨在规范煤矿生产与建设的安全管理,预防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其中,七百四十条规程内容详尽,覆盖了矿井建设、开采、通风、运输、电气、瓦斯治理等多个方面,为煤矿安全生产提供了全面的技术指导和法律依据。
一、矿井建设的安全规范
矿井建设是煤矿安全的基础,规程明确要求矿井设计必须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确保井巷掘进、支护、井塔和井筒装备等环节的安全可靠性。例如,在井巷掘进中,必须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施工,防止冒顶、片帮等事故的发生。
二、开采作业的安全管理
规程对煤矿开采过程中的安全措施提出了严格要求,包括采煤方法、顶板管理、瓦斯治理等。例如,高瓦斯矿井必须采取综合防突措施,防止瓦斯爆炸事故的发生。
三、通风与瓦斯治理
通风是煤矿安全生产的关键环节,规程要求煤矿必须建立完善的通风系统,确保矿井内空气流通,及时排除瓦斯等有害气体。规程对瓦斯监测、检测设备的使用和维护也做出了明确规定。
四、运输与提升安全
煤矿运输与提升系统是事故多发环节,规程要求煤矿企业必须加强运输设备的管理和维护,确保运输安全。例如,提升机、绞车等设备必须定期检查,防止机械故障引发事故。
五、电气设备的安全使用
电气设备的安全使用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规程要求煤矿企业必须选用符合安全标准的电气设备,并定期进行检测和维护,防止电气火灾和触电事故的发生。
六、安全教育与培训
规程强调煤矿企业必须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例如,新员工必须接受安全培训,掌握基本的安全知识和技能后方可上岗作业。
七、事故隐患排查与治理
规程要求煤矿企业必须建立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并消除事故隐患。规程还要求煤矿企业必须制定应急预案,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八、事故报告与责任追究
规程明确规定了煤矿事故的报告程序和责任追究制度。煤矿企业必须如实报告事故,并按照规定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总结
《煤矿安全规程》七百四十条为煤矿行业的安全管理提供了全面、系统的指导。煤矿企业和从业人员必须严格遵守规程要求,加强安全管理,确保煤矿生产的安全、高效运行。监管部门也应加强对煤矿企业的监督检查,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共同维护煤矿安全生产的稳定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