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安全规程第663条规定: 煤矿企业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从业人员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建立职业健康档案,并将检查结果书面告知从业人员 。
煤矿安全规程第663条
相关推荐
45万吨煤矿值多少钱
45万吨煤矿的价值通常在18亿至45亿元人民币之间 ,具体取决于煤质、开采条件、市场供需及政策因素。优质动力煤或焦煤矿价格更高,而开采难度大或含硫量高的煤矿估值较低。 影响煤矿价格的四大核心因素 煤质与种类 动力煤、焦煤等不同煤种价格差异显著。高热值、低硫低灰的优质煤每吨价格可达1000-1500元,而低质煤可能仅400-800元/吨。 开采成本与条件
45万吨煤矿定员标准
45万吨煤矿的定员标准通常为90-150人,具体人数需结合开采工艺、机械化程度及安全规范综合确定。 高效机械化矿井可压缩至90人左右,传统炮采矿井则需120人以上,安全管理人员占比不得低于10%。 开采工艺决定人力配置 综采工作面每班仅需15-20人,而炮采工艺因工序复杂需25-30人。采用智能化采煤设备可减少40%一线人员,但需增加3-5名技术维护岗。
煤矿安全知识1000题
煤矿安全是保障矿工生命和财产安全的重要环节,了解煤矿安全知识对于从业人员和相关管理人员至关重要。《煤矿“一通三防”知识1000问》是学习煤矿安全知识的重要参考书籍,涵盖了矿井通风、瓦斯防治、煤尘防治及火灾防治等内容,帮助从业人员掌握全面的煤矿安全技能。 一、矿井通风的重要性 矿井通风是煤矿安全的核心措施之一,其主要任务是供给井下人员新鲜空气,冲淡和排除有害气体及浮游矿尘,创造良好的生产环境
煤矿安全生产题库1000道
煤矿安全生产题库1000道 是一套全面且专业的题库,旨在提升煤矿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涵盖煤矿安全生产的各个方面 ,包括法律法规、风险识别、应急处理等关键领域。通过这1000道题目,煤矿企业可以有效开展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素质,减少事故发生。 题库内容全面,涵盖面广 。这套题库不仅包含了煤矿安全生产的基本法律法规,如《煤矿安全规程》和《安全生产法》,还涵盖了煤矿开采过程中的各个环节
45万吨煤矿入井人员规定
根据《山西省煤矿安全规定》,年生产能力在90万吨以下(含90万吨)的矿井,当班井下最多作业人数有明确的规定。具体如下: 9万吨以下矿井不超过29人; 15万吨以下矿井不超过44人; 21万吨以下矿井不超过61人; 30万吨以下矿井不超过66人; 45万吨以下矿井不超过70人 ; 60万吨以下矿井不超过75人; 90万吨以下矿井不超过99人。 各类煤矿不得擅自增加入井人数
煤矿安全规程第10条
煤矿安全规程第10条的核心要求是确保井下作业人员的安全,重点包括 :必须为矿工配备符合标准的自救器、建立完善的紧急避险系统,并定期组织安全培训与演练 。 自救器的配备与使用 所有井下作业人员必须随身携带符合国家标准的自救器,确保在瓦斯泄漏、火灾等突发事故中能够提供至少30分钟的防护时间。自救器需定期检查维护,确保其处于有效状态。 紧急避险系统的建设
煤矿安全规程题库1000
煤矿安全规程题库1000是专为煤矿从业人员设计的系统性学习工具,涵盖通风防尘、瓦斯防治、顶板管理等核心安全知识, 通过高频考点提炼和实战模拟题强化记忆,帮助用户高效掌握《煤矿安全规程》操作标准,降低作业风险。 题库内容严格依据最新国家煤矿安全法规编写,包含判断题、单选题、多选题三种题型,重点突出以下四类知识:瓦斯爆炸临界值(如甲烷浓度5%-16%为爆炸区间)、井下逃生路线规划原则
煤矿安全规程七百四十条
《煤矿安全规程》是我国煤矿行业的重要法规文件,旨在规范煤矿生产与建设的安全管理,预防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其中,七百四十条规程内容详尽,覆盖了矿井建设、开采、通风、运输、电气、瓦斯治理等多个方面,为煤矿安全生产提供了全面的技术指导和法律依据。 一、矿井建设的安全规范 矿井建设是煤矿安全的基础,规程明确要求矿井设计必须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确保井巷掘进、支护、井塔和井筒装备等环节的安全可靠性。例如
煤矿专业技术人员配备标准
煤矿专业技术人员配备标准 是确保煤矿安全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的重要保障。根据相关法规和行业标准,煤矿企业需根据矿井规模、生产能力及安全风险等因素,合理配备专业技术人员,确保每个关键岗位都有合格的人员负责。以下是煤矿专业技术人员配备标准的几个关键要点: 1.矿井规模与专业技术人员比例:大型煤矿:对于年生产能力在120万吨及以上的大型煤矿,要求配备不少于5名高级工程师或工程师
煤矿安全规程2022版多少条
《煤矿安全规程》(2022版)共包括7编、448条。以下是具体内容: 总则 :明确规程的目的、适用范围以及基本原则,强调保障煤矿安全生产和从业人员人身安全的重要性。 地质保障 :涵盖地质勘探、矿井地质条件评估等内容,为煤矿安全开采提供科学依据。 井工煤矿 :详细规定矿井建设、开采、通风、排水、提升运输等环节的安全要求。 露天煤矿 :针对露天煤矿的剥离、开采、运输等环节,提出具体的安全管理措施。
煤矿起吊作业规范及标准
煤矿起吊作业必须严格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原则,核心规范包括设备合规性检查、人员持证上岗、吊装方案审批、环境风险评估及全程监护。 起吊设备需通过国家强制认证,严禁超载或带病运行;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并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复杂吊装需提前制定技术方案并经安全部门审核;作业前需清除周边障碍物,确保支护稳固;起吊过程中严禁人员进入危险区域,指挥信号必须统一明确。
煤矿临时避难硐室最新标准
根据2025年最新规范,煤矿临时避难硐室的建设标准如下: 一、基本结构形式 “一”字型 矿洞两端分别连接不同巷道,需设置两个安全出口,便于双向疏散。 “凹”字型 矿洞两端连接同一巷道,两个安全出口距离不小于20米,确保疏散路径独立。 “口”字型 仅设置一个安全出口,需在巷道侧构筑,适用于采掘区域或避灾路线。 二、设置要求 位置选择 临时避难硐室应设在采掘区域或采区避灾路线上
煤矿井下避难硐室东西配备标准
关于煤矿井下避难硐室的配备标准,综合相关规范和搜索结果,主要配备要求如下: 一、安全防护系统 防护密闭门 采用双向防冲击爆炸门结构,高≥1.5m,宽≥0.8m,密封可靠且开闭灵活。 需设置观察窗,门体周边掏槽深度≥0.2m,与岩体接实。 泄压装置 当硐室内外压差≥500Pa时,需设置减压装置,确保压差稳定在安全范围内。 过渡室泄压速率应≤350Pa/小时,通过U型压差计监测。 隔离门结构
煤矿永久避难硐室物资清单
煤矿永久避难硐室物资清单 是确保矿工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获得必要生存资源的关键保障,其核心亮点包括氧气供应系统、食物和水、医疗急救用品、照明和通讯设备以及保暖和卫生用品 。这些物资的配备不仅关乎矿工的生命安全,也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氧气供应系统 是避难硐室中最重要的物资之一。在煤矿事故中,氧气供应可能因火灾或爆炸而中断,因此避难硐室必须配备独立的氧气供应设备,如氧气瓶
煤矿井下永久避难硐室建设标准
煤矿井下永久避难硐室是矿难发生时保障人员安全的最后防线,其建设需符合严格标准,核心要求包括:抗爆结构设计、独立供氧系统、72小时生存物资储备、防爆密闭门及内外通讯设备。 抗爆与防火结构 :硐室墙体必须采用钢筋混凝土或等效抗爆材料,厚度不低于500mm,内部防火涂层需耐受1000℃高温至少2小时,确保外部爆炸或火灾不影响内部安全。 生命维持系统
煤矿避难硐室建设规范标准
煤矿避难硐室是井下紧急避险的重要设施,其建设需严格遵循防护密闭性、生存保障系统、结构稳定性 三大核心标准。规范要求硐室必须能抵御爆炸冲击、提供至少96小时的生存支持,并通过抗压测试确保安全可靠性。 分点展开建设规范要点: 选址与结构设计 优先布置在岩层稳定、远离采空区的区域,采用拱形或圆形抗压结构,墙体厚度不低于500mm的钢筋混凝土,门体需达到不低于1.5小时的防火防爆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