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加班天数将增加2天,主要源于法定节假日新增农历除夕和5月2日,全年法定节假日从11天增至13天。这一调整直接影响加班工资计算,三倍工资覆盖范围扩大,同时综合工时制下的月均法定工作时间缩短0.16天(20.83天→20.67天)。
-
政策核心变化
自2025年1月1日起,国务院修订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新增两天法定假日:农历除夕和劳动节第二天(5月2日)。春节假期由此延长至4天(除夕至初三),劳动节增至2天(5月1日、2日)。标准工时制劳动者在这两天加班可获300%工资,且不得以调休替代。 -
加班工资计算调整
法定节假日加班工资基数仍按21.75天折算,但全年可能支付三倍工资的天数增加2天。例如,月薪5000元者在新增节假日加班,单日加班费约为689.66元(5000÷21.75×300%)。综合工时制下,月均法定工作时间减少2小时(167小时→165小时),实际加班时长若不变,企业需支付更高比例的加班费。 -
企业用工成本影响
新增节假日可能使企业人力成本上升约0.81%。以月薪制员工为例,若维持原有加班时长,综合工时制企业每月需多支付3小时150%工资(如时薪20元则多付90元)。调休安排优化后,春节等长假前后连续工作日不超过6天,降低过度加班风险。 -
劳动者权益强化
新规明确法定节假日加班必须现金支付,休息日加班可协商补休或双倍工资。劳动者需注意保留考勤记录、加班通知等证据,尤其在实行不定时工时制的岗位中,需确认劳动合同是否豁免加班费。
建议企业和劳动者及时更新工时管理制度,合理规划生产与休假安排。对于频繁加班的岗位,可结合带薪年休假实现错峰休息,平衡工作与生活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