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PI绩效考核的计算公式通常为:KPI得分=实际完成值÷目标值×权重×100,其中权重总和为100%。 该公式通过量化目标与实际成果的对比,结合权重分配,客观评估员工或部门的工作表现。以下是核心要点解析:
-
基础公式结构
- 实际完成值:指周期内达成的具体成果(如销售额、项目进度)。
- 目标值:预先设定的量化指标,需符合SMART原则(具体、可衡量、可实现、相关性、时限性)。
- 权重:反映不同指标的重要性,例如销售岗的“新客户开发”可能占40%,而“客户满意度”占20%。
-
多指标综合计算
若考核包含多个KPI,总得分需累加各单项结果。例如:- KPI总分=(指标A实际值÷目标A×权重A)+(指标B实际值÷目标B×权重B)。
- 超额完成(如120%)通常设置上限(如150%封顶),避免单一指标过度影响公平性。
-
动态调整与例外处理
- 修正系数:针对不可抗力(如市场波动)可引入调整系数,公式变为:(实际值÷目标值×权重±修正值)×100。
- 定性指标:如“团队协作”需转化为量化评分(1-5分),再按权重计入总分。
提示:合理设定目标值与权重是KPI有效的关键,建议定期复盘数据,结合业务变化优化公式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