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的社保待遇领取资格认证是确保退休人员按时领取养老金的重要措施。如果未按时进行认证,可能会影响养老金的发放。以下是详细的解释和相关信息。
认证时间和频率
认证时间
- 企业、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和工伤定期待遇人员:每年1—6月期间完成1次认证,且相邻两次认证之间间隔不得超过12个月。
- 供养亲属人员:需每年认证2次,分别在每年的1—6月和7—12月期间,且相邻两次认证之间间隔不得超过6个月。
认证频率
- 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机关事业基本养老保险待遇领取人员:每年认证一次,两次认证时间间隔不超过12个月。
-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领取人员:每半年认证一次,分别为1-6月和7-12月。
- 供养亲属待遇领取人员:每季度认证一次,分别为1-3月、4-6月、7-9月和10-12月。
认证方式
手机APP认证
推荐使用“河北人社”手机APP进行人脸识别认证。用户需在应用市场搜索并下载APP,安装后选择“待遇资格认证”,输入身份证号进行人脸识别认证。
社会化服务认证
对于高龄老人和行动不便的特殊群体,可以申请上门认证服务,或到居住地的社区、乡镇负责认证的窗口部门进行认证。
数据比对认证
社保经办机构通过与公安、民政等部门进行数据比对,来获取退休人员的待遇领取资格情况,不需要本人操作。
忘记认证的后果
暂停发放养老金
如果未按规定进行认证或认证未通过,将可能会暂停发放社保待遇。暂停期间,养老金将不会正常发放。
补办认证
如果发现社保待遇被暂停,退休人员应尽快进行认证。认证通过后,联系退休单位工作人员办理续、补发社保待遇手续,停发期间的养老金将于认证次月自动予以补发。
补办认证
补办流程
- 手机APP补办:打开“河北人社”APP,选择“待遇资格认证”,输入身份证号进行人脸识别认证。认证成功后,查看已认证的记录。
- 社会化服务补办:到居住地的社区、乡镇负责认证的窗口部门或社保经办机构办理补办手续。
- 人工认证:对于无法使用手机APP进行人脸认证的高龄老人、因病无法用手机进行自主认证的老人,可以提供相关照片和身份证照片由社保经办部门帮其进行人工认证。
河北省的社保待遇领取资格认证是确保养老金正常发放的重要措施。未按时进行认证将导致养老金暂停发放,但可以通过手机APP、社会化服务或人工认证等方式进行补办。退休人员应确保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认证,以保障自身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