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六盘水在古代先后被称为牂牁国属地、夜郎国地,唐代称汤望州与盘州,明清时期分属普安府、水城厅等行政区,直至现代因三线建设得名“六盘水”。
- 先秦至秦汉时期:春秋战国时属牂牁国和夜郎国核心区域,秦统一后划归巴郡汉阳县,汉代分属牂牁郡夜郎县、宛温县等,是中原王朝经略西南的重要边陲。
- 三国至唐宋演变:魏晋南北朝时期属彝族先民势力范围,唐代设羁縻州汤望州(北部)和盘州(南部),宋代为少数民族政权罗殿国、于矢部等领地。
- 元明清行政建制:元代分属普安路、普定路,明代归普安州和水西宣慰司管辖,清代设立水城厅、郎岱厅等,形成现代区划雏形。
- 现代名称由来:1964年国家为开发煤炭资源,合并六枝、盘县、水城三地首字得名“六盘水”,1978年正式建市,成为西南工业重镇。
六盘水的历史名称反映了其从古夜郎文化到现代工业城市的变迁,地名背后是多元民族融合与资源开发的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