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机构章程和管理制度是规范办学行为、保障教学质量的核心框架,主要包括办学宗旨、组织架构、教学管理、财务制度、安全规范等核心要素。 完善的章程制度能明确权责划分、提升运营效率、维护师生权益,是机构合规经营和长期发展的基础。
-
办学宗旨与原则
章程需明确机构性质(营利/非营利)、培养目标和服务对象,例如“以职业技能提升为导向”或“专注青少年素质教育”。基本原则包括合法合规、诚信办学、公平竞争,并体现社会责任,如承诺不虚假宣传、保障退费权益。 -
组织架构与职责
设立决策层(如理事会)、执行层(校长/教务团队)和监督机制,细化部门分工(教学、招生、后勤)。关键岗位如财务、教研负责人须权责清晰,避免交叉管理。定期召开会议并留存记录,确保重大事项民主决策。 -
教学管理与质量控制
制定课程开发标准、教师准入条件(如持证要求)和学员考核制度。建立听课评课、学员反馈收集和定期教研的闭环体系,配套教学事故处理流程(如投诉响应时限)。 -
财务与合同规范
学费收取需公示标准并开具发票,严禁私下收费。设立专用账户,明确资金使用审批权限。合同模板涵盖培训内容、退费规则、违约责任等条款,避免格式条款陷阱。 -
安全与应急管理
场地安全需符合消防、卫生要求,定期检查设施设备。针对突发疾病、暴力事件等制定预案,明确疏散流程和责任人。为师生购买意外险,并开展安全演练。
提示: 机构应根据规模动态调整制度,例如增设分支机构时需补充异地管理细则,同时定期组织员工培训确保制度落地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