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安全隐患需多维度排查治理,措施包括隐患排查整改、完善设施、加强执法和宣传教育等。在西藏山南市加查县,通过成立专项小组精准“找茬”,揪出29处事故隐患,其中急弯路段占比72%,并完成23处隐患整改。喀什市针对电动车及行人交通违法行为,以《道路交通安全法》为依据,开展整治行动。广西交通运输部门在汛前开展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整治,贵港城区公路养护中心排查临水临崖等特殊路段,排查出53处隐患点;全州公路养护中心对管养路段进行全面排查;自治区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局第九支队第三大队联合相关公司对高速公路隐患进行排查整治。
交通安全隐患首先体现在道路设施上,部分路段依山傍水、弯多路窄,急弯视线不良,缺失道路交通标识标牌等,易引发事故。道路状况不佳,如路面摩擦系数变化、防护设施缺失等也是一大隐患。一些路段没有合理划分车道、缺少必要的交通指挥设施等,也会影响交通安全。
在交通参与者行为方面,不遵守交通规则是常见隐患。行人不走人行道、闯红灯,电动车驾驶人未按规定佩戴安全头盔、闯红灯、逆向行驶、违规载人,机动车驾驶人酒驾、疲劳驾驶、超速行驶、不系安全带、随意变道等行为,都增加了交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针对隐患可采取相应措施。道路设施上,要全面排查道路状况,对于急弯、陡坡、临水临崖等路段,安装警示标志、指示牌、反光镜、警示灯等,施画清晰的道路标线,增设防滑材料、防护栏、警示桩等设施,在重点路段接入智能监控系统。加强执法力度,依据相关法规,对交通违法行为进行处罚,整治行动中可采取定点设卡与动态巡逻结合的方式,对重点区域全覆盖管控。同时要加强宣传教育,开展交通安全知识普及活动,如交通部门可深入单位、社区、学校、企业开展讲座,通过发放资料、播放视频等方式提高群众交通安全知晓率。还可建立长效管控机制,增加隐患路段巡逻频次,利用智能设备进行实时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