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交通安全专项整治方案
一、 工作背景与目标
为贯彻落实交通安全管理要求,优化校园周边交通环境,保障师生生命安全,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目标是通过专项整治,实现校园周边交通秩序明显改善,交通事故发生率显著下降,师生交通安全意识显著提升。
二、 工作原则
-
依法治理与教育引导相结合 :通过严格执法与交通安全教育,引导学生养成文明出行习惯。
-
部门联动与家校合作 :整合教育、交通、公安等多部门资源,形成齐抓共管机制。
-
预防为主与应急结合 :加强日常管理,完善应急机制,提升事故处理能力。
三、 重点任务
-
强化交通秩序整治
-
在学生上下学高峰时段,增加警力部署,重点整治乱停乱放、超速行驶、闯红灯等违法行为。
-
严查无证驾驶、电动车违规(如带人、突然拐弯)等高风险行为。
-
-
完善交通安全设施
-
优化校园周边道路标志标线,完善信号灯系统,规划合理停车区域。
-
改造校内道路,设置减速带、人行横道等设施,保障师生通行安全。
-
-
提升交通安全意识
-
开展交通安全主题教育活动,通过案例分析、主题班会等形式普及交通法规。
-
组织学生参与交通模拟演练,增强自救互救能力。
-
-
加强信息化与协同管理
-
建立交通安全信息化平台,实现车辆管理、违规记录、应急调度等数字化。
-
与交警部门建立联动机制,实时共享信息,快速响应交通事件。
-
四、 实施步骤
-
动员部署阶段 (X-X月):成立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制定详细计划,召开动员大会。
-
集中整治阶段 (X-X月):重点打击交通违法行为,完善基础设施,开展交通安全教育。
-
巩固提升阶段 (X月):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定期开展交通安全检查,持续优化交通环境。
五、 保障措施
-
组织保障 :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责任分工,确保工作落实。
-
资金保障 :设立专项经费,用于交通设施改造、宣传资料制作、信息化建设等。
-
考核评估 :建立考核机制,对各部门、班级的工作进行定期评估,及时调整方案。
通过以上措施,努力营造“安全、文明、有序”的校园交通环境,为师生创造安全、和谐的出行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