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教育”是陈鹤琴先生提出的教育思想,强调教育要与生活紧密结合,注重儿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以下是一份关于“活教育”教研的心得:
《“活教育”教研心得》
“活教育”作为陈鹤琴先生的教育理念,犹如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们教育实践的道路。在参与“活教育”教研活动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这一理念的独特魅力和深远意义,也收获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与感悟。
一、理论学习:深入理解“活教育”内涵
在教研初期,我们系统地学习了“活教育”的理论知识。陈鹤琴先生提出“活教育”的目的论是“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这让我意识到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社会责任感和时代精神的人。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能仅仅局限于书本知识,而应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公民意识和创新精神。
“活教育”的课程论强调“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这打破了传统教育中以书本为中心的局限。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尝试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走进自然,走进社会。例如,在学习植物生长的相关知识时,我们组织学生到学校的植物园进行实地观察,让学生亲手种植、照料植物,观察它们的生长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学到了植物学知识,还培养了观察力、动手能力和责任感。同时,我们也会结合社会热点问题开展主题班会或研究性学习活动,让学生在探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提升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
“活教育”的方法论主张“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这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和亲身体验。我们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实验、手工制作、小组讨论等活动,通过动手操作和亲身实践来理解知识、掌握技能。例如,在学习物理实验时,我们让学生自己动手搭建电路、进行实验操作,而不是仅仅通过教师的讲解来理解抽象的物理概念。在实践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遇到各种问题,但正是这些问题促使他们积极思考、主动探索,从而不断进步。
二、教学实践:探索“活教育”实施路径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以“活教育”理念为指导,努力探索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和活动形式。
(一)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将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我们在教学中创设了丰富的生活化情境。例如,在学习语文课文时,我们会结合课文内容,模拟生活场景,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在学习《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时,我们组织学生分组扮演小女孩、路人等角色,通过表演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小女孩的悲惨遭遇以及社会的冷漠。这种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文本内涵,培养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情感体验能力。
(二)开展项目式学习活动
项目式学习是“活教育”理念在教学中的重要体现。我们组织学生开展了一系列项目式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培养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我们曾组织学生开展“校园垃圾分类项目”。学生需要调查校园垃圾的种类和产生量,研究垃圾分类的方法和意义,设计宣传海报和标语,向全校师生宣传垃圾分类知识,并在校园内设置垃圾分类回收点,负责日常的垃圾分类监督和管理。在这个项目中,学生不仅学习了环保知识,还锻炼了调查研究、数据分析、沟通协调等多方面的能力,同时也增强了他们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三)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
“活教育”强调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需求。在教学中,我们努力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选择,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特长。例如,在美术课上,我们设置了绘画、手工制作、陶艺等多个学习模块,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学习内容。同时,我们还为学生提供了个性化的学习指导,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学习困难,制定个性化的辅导计划。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发现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得到了充分的激发,每个学生都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取得了进步。
三、教师成长:提升“活教育”实践能力
“活教育”教研活动不仅促进了学生的发展,也推动了教师自身的成长。
(一)转变教育观念
通过参与“活教育”教研,我深刻认识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局限性,逐渐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我学会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兴趣和需求,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在教学过程中,我更加注重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而不是单纯地传授知识。这种教育观念的转变让我在教学中更加得心应手,也更加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提升教学能力
“活教育”要求教师具备丰富的教学方法和灵活的教学技巧。在教研活动中,我们通过集体备课、公开课观摩、教学反思等方式,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在集体备课中,我们共同探讨如何将“活教育”理念融入教学设计,如何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如何引导学生开展实践活动。在公开课观摩中,我们学习其他教师的优秀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取长补短。在教学反思中,我们认真总结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得失,不断改进教学方法。通过这些活动,我的教学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教学效果也更加理想。
(三)增强教育研究意识
“活教育”教研活动激发了我对教育研究的兴趣和热情。在教学实践中,我更加关注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积极思考如何通过研究来解决这些问题。例如,针对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出现的分工不明确、合作效率低等问题,我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通过调整小组成员结构、明确小组分工、加强合作指导等方式,有效提高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通过参与教育研究,我不仅解决了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还提升了自己对教育教学规律的认识和理解。
“活教育”教研活动是一次宝贵的学习和实践经历。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将继续深入践行“活教育”理念,不断探索适合学生的教育教学方法,努力为学生创造更加生动、活泼、富有创造性的学习环境,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你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完善,或者向我提出更多具体的要求,我会进一步优化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