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A和CNAS是中国实验室认证体系中的两个重要认证,主要区别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性质与法律地位
-
CMA
属于 政府强制性行政许可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和《认证认可条例》实施,仅适用于向社会出具公证数据的第三方实验室。未取得CMA资质的实验室不得从事法定计量检定活动。
-
CNAS
属于 自愿性认可机构 ,遵循国际标准(如ISO/IEC 17025),适用于第一方(企业内部)、第二方(客户)和第三方实验室,不对实验室的法律地位做强制要求。
二、认证范围与管理机构
-
CMA
认证范围 局限于实验室的计量能力 ,如长度、重量、容量、温度等物理量的测量,确保测量设备、方法及人员符合国家标准。
-
CNAS
认证范围 更广 ,包括实验室整体管理能力、产品检测能力、环境条件、人员资质等,覆盖产品认证、质量体系认证及安全检测认证(需额外申请)。
-
评审机构
-
CMA评审由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或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负责。
-
CNAS评审由 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CA) 统一管理。
-
三、报告有效范围与互认性
-
CMA报告
仅 在国内有效 ,不可直接用于国际认可或跨境业务。
-
CNAS报告
可 全球通用 ,签署《互认协议》(如MRA)的国家和地区可互认,提升国际竞争力。
四、核心差异总结表
对比项 | CMA | CNAS |
---|---|---|
性质 | 强制性行政许可 | 自愿性认可机构 |
法律地位 | 仅限第三方实验室 | 无强制限制 |
认证范围 | 计量能力(物理量测量) | 检测/检验/认证机构整体能力 |
报告有效期 | 国内有效 | 全球通用(需签署MRA) |
核心标准 |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 | ISO/IEC 17025 |
五、选择建议
-
国内强制认证 :若需在国内开展法定计量检定,必须取得CMA资质。
-
国际认可 :若需参与国际项目或进口设备校准,建议同时取得CNAS认可。
-
企业内部管理 :可优先考虑CNAS认可,降低运营成本。
CMA和CNAS各有侧重,企业可根据实际需求选择适合的认证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