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2012年修订),现行法定公文共15种,其模板结构如下:
一、决议
-
适用场景 :会议讨论通过的重大决策事项
-
模板结构 :标题(含会议名称+事由+决议)、正文、落款(发文机关名称可省略)
二、决定
-
适用场景 :重要事项决策、奖惩、变更下级决定
-
模板结构 :标题(含标题+成文时间)、正文、落款(可省略)
三、命令(令)
-
适用场景 :公布法规、强制性措施、嘉奖
-
模板结构 :
-
标题:发令机关+文种(如“国务院令第XX号”)
-
正文:发令原因、事项、执行要求(如“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
-
四、公报
-
适用场景 :公布重要决定或重大事项
-
模板结构 :标题(会议名称+文种)、正文(含开头与主体)、尾部(联合公报需签署人信息)
五、公告
-
适用场景 :向公众宣布重要事项
-
模板结构 :标题、正文、签发单位、日期
六、通告
-
适用场景 :公布需遵守或周知的事项
-
模板结构 :标题、正文、发布单位、发布日期
七、通知
-
适用场景 :传达信息或要求
-
模板结构 :标题(发文机关+事由+文种)、正文、发文机关、签发日期
八、通报
-
适用场景 :传递特定信息
-
模板结构 :标题、正文、发布单位、发布日期
九、请示
-
适用场景 :向上级请求指示或批准
-
模板结构 :标题(发文机关+事由+文种)、正文、批复机关、批复日期
十、批复
-
适用场景 :答复下级请示
-
模板结构 :标题、正文、批复机关、批复日期
十一、纪要
-
适用场景 :记录会议要点
-
模板结构 :标题(会议名称+文种)、正文(会议基本情况+决议事项)
十二、函
-
适用场景 :平行机关或不相隶属单位沟通
-
模板结构 :标题(发文机关+事由+文种)、正文、署名和日期
十三、议案
-
适用场景 :提交权力机关审议
-
模板结构 :标题(提案主题)、正文(提案内容、理由)、提案人信息
十四、意见
-
适用场景 :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
-
模板结构 :标题(发文机关+事由+文种)、正文(背景分析、建议措施)
十五、公告
-
适用场景 :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
-
模板结构 :标题、正文、签发单位、日期
说明 :不同文种在标题、正文结构上存在差异,例如命令需明确发令机关与事由,公告需标注签发单位。实际写作中需根据具体场景调整模板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