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主治医师考试共分为四个科目,具体如下:
一、考试科目构成
-
基础知识
包含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方剂学、腧穴总论、经络腧穴各论等核心内容,是考试的基础。其中中药学和方剂学为重点科目,需重点复习其功效、主治及配伍应用。
-
相关专业知识
涵盖中医诊断学、传染病学、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卫生法规等,强调临床思维与法规意识,其中中诊、西诊占较大比重。
-
专业知识(针灸学)
专注针灸学领域,包括经络总论、腧穴总论、针灸拔罐及其他针法、治法总论等35个单元,需熟练掌握经络穴位定位、针灸操作规范及临床应用原则。
-
专业实践能力
通过人机对话或线下笔试形式,考察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临床问题的实际操作能力,包含病例分析题等综合性题目。
二、考试形式与要求
-
考试时间 :每年分批次进行,每科考试时间为90分钟,总分为100分,60分及以上为合格。
-
题型特点
-
基础知识、相关专业知识:以单项选择题(A1/A2、B1)为主,部分含共用备选答案。
-
专业知识:包含共用题干单选题(A3/A4)和案例分析题。
-
专业实践能力:全真模拟人机对话界面,含案例分析题,答题后不可回看。
-
-
成绩管理 :采用两年滚动合格制,需在连续两年内通过全部四个科目。
三、复习建议
-
重点突破 :中药学、方剂学、针灸学专业知识的记忆与理解是核心,需结合临床案例巩固。
-
强化训练 :通过模拟题和历年真题练习,尤其是案例分析题的答题技巧。
-
关注动态 :考试内容可能结合最新中医理论发展,需关注官方发布的考试大纲调整。
以上信息综合自多个权威来源,建议以最新官方文件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