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细分、目标选择、差异化定位
STP市场定位是一种系统的营销战略框架,包含三个核心步骤:市场细分(Segmentation)、目标市场选择(Targeting)和市场定位(Positioning)。以下是具体解析:
一、市场细分(Segmentation)
-
定义与作用
市场细分是将整体市场按消费者需求、特征、行为等因素划分为不同子群体的过程。其目的是识别具有共同需求和特征的潜在客户,以便企业更精准地满足其需求。
-
细分标准
常见的细分标准包括:
-
人口统计特征 :年龄、性别、收入、职业等;
-
地理特征 :地区、城市规模、气候条件等;
-
心理特征 :生活方式、价值观、个性等;
-
行为特征 :购买频率、品牌忠诚度、使用场景等。
-
-
案例
例如化妆品企业可能按年龄细分市场,将年轻女性定位为高需求群体。
二、目标市场选择(Targeting)
-
评估与选择
在细分市场基础上,企业需评估各细分市场的吸引力(如规模、增长潜力、竞争程度)及与自身资源的匹配度,选择1-3个核心目标市场。
-
避免误区
-
避免过度细分:需确保目标市场具备可操作性,企业资源能够覆盖;
-
动态调整:市场环境变化时(如消费趋势、技术进步),需定期重新评估和调整目标市场。
-
三、市场定位(Positioning)
-
核心要素
-
差异化策略 :在目标市场中形成独特品牌印象,通过产品特性、价格、服务等方式与竞争对手区分;
-
价值主张 :明确传达产品或服务的核心优势,如品质、价格、创新性等。
-
-
实施路径
例如:
-
功能定位 :强调产品的核心功能(如化妆品的天然成分、CRM系统的效率);
-
价格定位 :根据目标市场接受度制定高价、中价或低价策略。
-
四、注意事项
-
定位一致性 :所有营销活动(广告、包装、服务)需围绕核心定位展开,避免信息混乱;
-
动态调整 :需关注市场反馈和竞争变化,及时调整细分策略和定位。
五、战略定位的新视角
部分理论提出,传统STP模型存在局限性,建议结合 品类赛道 、 品类定位 与 品牌定位 (TCP战略定位)形成三维框架,以应对创新需求和竞争环境变化。但此观点属于较新的理论探讨,实际应用中仍以STP为基础框架居多。
通过以上步骤,企业可实现精准市场覆盖和差异化竞争,提升品牌价值和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