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村支书选举迎来重大改革,核心变化包括: 三级联审机制取代单一选票制,强化候选人资格审查;年龄与文化结构优化,明确新任村支书不超过55岁且优先选拔大学生、退伍军人等四类人才;增设近亲回避与妇女保障条款,杜绝“家族式治理”并确保村委会至少有1名女性成员;动态考核与退出机制,不合格干部将直接“下马”。
-
选拔机制革新:传统“唯票论”调整为乡镇初审、县级核审、群众评审的三级联审,重点考察政治素质、工作实绩与群众口碑,从源头阻断“带病当选”。跨地域选拔、笔试面试等多元化评估方式逐步推广,提升干部专业能力。
-
候选人资格严控:推行“负面清单”制度,涉黑、贪腐或处分期未满者一律禁入。年龄限制趋严(多数地区要求新任村支书不超过55岁),鼓励返乡大学生、退伍军人等年轻化、专业化人才参选,部分地区试点“45岁以下村主任”硬性要求。
-
程序透明与权益保障:选举需公示时间地点,实行秘密写票制;严格规范委托投票(限近亲属且不超过3人)。妇女参政比例提升,提名阶段需确保至少1名女性候选人,选举结果须含1名以上女性成员。
-
监督与退出机制:建立年度考核与村民评议制度,对不作为、乱作为干部启动“能上能下”程序。同步开展“三查二清”专项行动,重点清查贪腐、侵权及黑恶势力保护伞问题。
2025年新规通过制度创新推动乡村治理现代化,村民可通过参与评议、举报违规等方式行使监督权,共同构建清廉高效的基层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