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过了60岁每个月领的钱统称为养老金,主要包括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高龄津贴等类型。基础养老金由政府统一发放,金额因地区而异;个人账户养老金与缴费年限和金额挂钩;高龄津贴则针对80岁以上老人额外发放。部分地区还有失地补贴、低保金等专项补助,形成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
-
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
年满60岁且未参加职工养老保险的老人均可领取,全国最低标准约123元/月(2025年数据),经济发达地区如上海可达1400元以上。无需缴费即可享受,体现普惠性保障。 -
个人账户养老金
若参保并缴费满15年,每月可领取个人账户总额除以139计算的养老金。例如缴费15年累计3万元,每月约领取216元。多缴多得,鼓励长期参保。 -
高龄津贴
多数省份对80岁以上老人发放,部分放宽至70岁。标准分段递增:80-89岁约50-200元/月,百岁以上老人可达1000元/月,缓解高龄生活压力。 -
专项补贴
失地农民按失地比例领取补贴(完全失地者约130元/月);低保家庭老人可申请农村低保(平均约615元/月);独生子女父母或退役军人等群体另有额外补助。
各地政策存在差异,建议通过村委会或社保中心查询具体标准。养老金制度持续优化,2025年基础养老金预计继续上调,老年人可定期关注政策动态以确保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