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维修岗位的职责需结合设备类型、企业规模及管理要求进行具体化,以下为通用职责框架及细分内容:
一、设备维护与运行管理
-
日常巡检与故障处理
-
每日对设备进行巡检,记录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并处理隐患。
-
负责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需凭《设备维修记录单》执行维修任务。
-
-
预防性维护计划
-
根据设备保养手册制定年度、季度、月度保养计划,降低停机工时和设备报废率。
-
定期执行润滑、密封等专项维护,确保设备性能稳定。
-
-
设备档案管理
- 维护设备档案、技术图纸、固定资产台账等资料,确保信息准确完整。
二、安全与合规管理
-
安全制度执行
-
编制设备操作安全技术规程及管理制度,监督执行情况。
-
负责设备断电、挂牌等安全操作流程,确保检修质量。
-
-
隐患排查与整改
-
定期检查设备安全附件(如阀门、密封件),及时校验和更换。
-
对违章作业进行制止,紧急情况下有权停止作业并报请领导处理。
-
三、计划与资源管理
-
检修计划与物料管理
-
编制设备检修计划,监督条件确认签字及技术方案交底。
-
负责备件采购申请、验收及库存管理,降低备件消耗。
-
-
成本控制与效率提升
-
分析设备运行数据,提出降耗建议并实施。
-
参与工艺改造方案审查,推动设备操作条件优化。
-
四、人员培训与团队管理
-
技能培训与考核
-
组织设备操作、维护技能培训,定期开展考核。
-
对新员工进行设备认知、安全规范培训。
-
-
团队协作与沟通
-
配合生产部门制定设备需求计划,协调跨部门资源。
-
参与新设备安装调试、技术改造项目。
-
五、其他职责
-
环境管理 :控制设备维护活动中的环境因素,符合环保要求。
-
文档更新 :及时修订设备说明书、操作手册等技术文档。
以上职责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建议结合设备类型(如机械/电气/自动化)和企业安全标准进一步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