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城中村宅基地可以确权,但需符合“房地一体”登记条件且不触碰政策红线,关键点包括:
- 合法权属:需为本集体成员或符合继承条件,城镇居民违规购买的无法确权;
- 合规使用:严禁占用耕地、超面积或改变用途;
- 历史遗留处理:1982年前建成的房屋可补登,1993年后需补办规划手续。
分点展开:
-
确权核心条件
城中村宅基地确权以“一户一宅”为基础,需满足集体成员身份或合法继承条件。若因分户、继承形成“一户多宅”,需通过分户或自愿退出多余部分合规化。非集体成员(如城镇居民)购买的宅基地无法确权,但继承房屋可暂时保留使用权(不可翻建)。 -
禁止确权的五类情形
- 未经审批私建或超占耕地;
- 长期闲置超2年或房屋倒塌未重建;
- 城镇居民违规交易;
- 权属争议未解决;
- 改变居住用途(如商用开发)。
-
操作流程与材料
确权需向乡镇部门提交申请,材料包括身份证明、权属来源文件(如审批表)、房屋测绘报告等。经村级初审、公告无异议后,由县级部门审核发证。历史建成房屋需村委会证明,超标部分需补费或注明。
总结提示
2025年城中村宅基地确权政策趋严但路径清晰,农民应自查合规性并补办手续,避免因违规丧失权益。确权后可通过出租、入股盘活闲置资源,但需严守“居住用途”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