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四川省非机动车管理的最新政策及实施细则,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一、车辆登记与上路要求
-
登记范围
人力三轮车、设计最高时速≥25公里/小时、空车质量超标、未列入国家目录的电动自行车、残疾人机动轮椅车需登记后方可上路。
-
登记材料
包括车辆所有人身份证明、购车发票、车辆品牌型号信息、出厂日期、主要技术参数等。
-
号牌与行驶证
必须悬挂非机动车号牌并随车携带行驶证,禁止转借、涂改或使用伪造证件。
-
禁止上路的车辆
童车、串列式自行车、并列式自行车等非机动车严禁上路。
二、驾驶行为规范
-
速度限制
市区最高时速≤25公里/小时,非市区道路≤40公里/小时。
-
安全装备
驾驶员需佩戴安全头盔,建议穿戴护膝、护肘等防护用具。
-
交通规则
遵守信号灯、禁止逆行、转弯提前打转向灯、遇行人主动避让等。
-
载人规定
限载1名12周岁以下未成年人,12-16周岁未成年人驾驶时禁止载人;残疾人机动轮椅车限载1名陪护人员。
三、质量与安全监管
-
生产标准
电池、刹车系统、灯光配置等需符合国家标准,购车后30日内需通过质检并取得合格证书。
-
销售监管
禁止销售未经强制性产品认证的低速电动车,查处非法改装车辆。
-
违规处罚
-
未按规定登记或使用伪造证件:罚款5-50元;
-
速度超标或逆行:罚款20-50元;
-
骑乘人未戴头盔:罚款20元。
-
四、充电与停放管理
-
充电设施
推广公共充电桩建设,鼓励使用规范充电设施。
-
停放规范
非机动车需停放在指定区域,占用非机动车停放区将罚款。
五、法律责任
-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失职、渎职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或追究刑事责任。
以上规定自2008年5月1日起施行,部分条款如电动车登记、处罚标准等仍具约束力。建议驾驶前检查车辆资质,遵守交通法规以保障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