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信人员乘坐飞机可能会被限制购票或当场拦截,但通常不会直接导致"被抓"。关键点在于:法院已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并发出限制消费令,且系统能有效识别身份信息。
-
购票环节的限制
被法院采取"限制高消费"措施的失信人员,购票时身份证信息会触发民航购票系统拦截。部分第三方平台可能显示购票成功,但值机时仍会被拒绝登机。 -
机场查验的两种情况
- 若仅被限制高消费:机场公安一般不会主动抓捕,但航空公司有权拒绝其登机
- 若同时被列为"在逃人员":公安系统会自动报警并实施拘捕
-
特殊规避手段的后果
使用他人身份证或护照购票属于违法行为,一旦查实可能面临《治安管理处罚法》第52条的行政处罚,情节严重的可追究刑事责任。 -
解除限制的途径
履行完法律义务后,法院需在3个工作日内撤销限制令,但民航系统数据更新可能存在1-2天延迟,建议预留充足时间。
失信人员乘机前应主动处理债务问题,强行冲关可能升级为拒不执行判决罪。确有紧急出行需求,可向执行法院申请临时解除限制并提供担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