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学一建考试“不过退费”存在诸多限制条件,学员需警惕高额退费门槛及虚假承诺风险,实际退费成功率低。
-
退费协议暗藏严苛条款,与销售承诺严重不符
学员签订的电子协议通常包含多项隐蔽条款,如主修模块完成率≥80%、辅修模块完成率≥20%、核心课程观看时长100%等,与销售人员口头承诺的“轻松拿证”“考试包过”形成鲜明对比。许多学员因未仔细审阅协议或被诱导签署,导致退费时被以“未达条件”为由拒绝。 -
诱导“套娃式”报课,退费难度叠加
嗨学网销售人员常以“原题命中率80%”“不过退费”为幌子,先诱导学员购买高价基础课程,再通过制造焦虑推荐更昂贵的“密训班”,甚至隐瞒后续课程的附加退费限制。部分学员因二次付费后仍未通过考试,面临双重退费阻碍。 -
虚假宣传与举证困难,消费者权益难保障
嗨学网在宣传中夸大师资力量(如“顶级名师授课”)和押题准确率,但实际课程内容与承诺不符。考试失利后,学员因缺乏合同履行的证据(如聊天记录、课程录像等)难以主张退费权利,且平台常以“个人学习进度不足”等模糊理由推诿责任。 -
行业监管不足助长违规行为
尽管嗨学网多次因虚假宣传被行政处罚(如2019年罚款20万元),但问题仍未根治。行业内普遍存在退费流程复杂、条款规避责任等现象,消费者**成本高且胜诉率低,加剧了机构对规则的漠视。 -
**建议与消费警示
报课前务必以书面形式确认退费政策细节,拒绝口头承诺;优先选择课程内容透明、退费流程简单的机构;若遭遇纠纷,及时保留证据并通过消协或法律途径**。选择职业培训时,需理性看待“包过”宣传,避免陷入教育机构的诱导陷阱。
嗨学一建考试退费机制的实际效用远低于宣传预期,学员需保持警惕并明确自身权益防范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