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5日,中核集团所属安徽亳州新旭新能源有限公司谯城风电场一期工程发生一起严重的高处坠落事故,造成5人死亡、1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832.46万元。这起事故被国家能源局点名,并要求各相关单位深刻汲取教训,加强电力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管理。
事故详情
项目背景
谯城风电场一期工程位于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魏岗镇和十八里镇境内,主要建设24台单机容量为6.25兆瓦的风电机组以及配套的220千伏升压站、送出线路、集电线路和储能电站,装机总容量为150兆瓦。项目采取EPC总承包模式,由亳州新旭新能源有限公司建设,上海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与上海电力安装第二工程有限公司联合体作为EPC总承包单位。
事故经过
2024年9月5日8时35分许,在F8风机混凝土塔筒吊装施工过程中,由于临时施工平台与塔筒连接的挂点数量不足,且放射梁的中方管与大方管之间未按照要求安装防脱螺栓,导致临时施工平台整体坠落,平台上未使用安全带的工人随平台坠落,造成5人死亡,1人受伤。
事故原因分析
直接原因
- 连接问题:临时施工平台与塔筒连接的挂点数量不足,且放射梁的中方管与大方管之间未按照要求安装防脱螺栓,导致平台整体坠落。
- 安全措施缺失:施工人员在平台上未使用安全带,增加了事故的严重性。
间接原因
- 安全管理失控:吊装专业分包单位对吊装作业安全管理失控,未安排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现场监督,对劳务分包单位人员作业时未规范安装使用临时施工平台等行为失管。
- 关键岗位人员缺位:建设单位对EPC总承包和监理等单位安全管理不到位,部分关键岗位人员长期不在岗履职,现场安全管理缺失。
- 生产不合规:临时施工平台生产单位未严格按照设计要求生产加工临时施工平台,有关单位未发现事故临时施工平台未严格按照设计加工,对临时施工平台现场安装使用指导不到位。
- 监管不到位:属地有关部门落实地方电力行业安全管理职责不力。
事故影响与应对措施
事故影响
这起事故不仅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也对电力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敲响了警钟。国家能源局已多次针对电力安全生产发布通知,要求各相关单位加强安全管理,防范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应对措施
- 夯实企业主体责任:各电力企业要完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企业主要负责人要履行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职责。
- 强化准入管理:工程建设单位要规范实施电力建设工程招投标管理,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有效证件上岗。
- 强化施工现场管理:各电力企业要严格落实施工图纸设计文件和施工方案,强化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
- 强化分包安全管理:各电力企业要严格审查分包队伍的资质、能力和历史业绩,把分包队伍纳入本企业安全管理体系。
- 加大安全监管力度:各派出机构和地方各级电力管理部门要加大安全监管力度,对重点工程和“小、散、远”工程采取分级分类监管措施。
通过加强安全管理,严格执行安全规章制度,可以有效防范和减少类似事故的发生,确保电力建设工程施工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