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强制员工休事假是否合法,关键要看是否符合劳动法规定。若公司未经协商单方面强制安排事假且不支付工资,属于违法行为;但若因生产经营需要依法调整休假,并保障员工基本权益,则可能合法。具体需结合以下情况分析:
-
劳动法基本原则
我国《劳动法》明确规定,用人单位不得随意克扣或拖欠工资。事假属于无薪假,必须经员工本人同意方可生效。若公司以“强制事假”变相降薪或规避经济补偿,员工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 -
合法调整的情形
若公司因自然灾害、经营困难等客观原因,经与工会或员工协商后,依法执行“停工停产”,此时可安排待岗(第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内仍需发薪)。但需注意:- 必须提供书面通知并说明理由
- 单次停工不得超过30天
- 不得针对特定员工歧视性操作
-
员工应对建议
- 保留考勤记录、通知文件等证据
- 优先尝试与公司协商解决
- 协商无果可申请劳动仲裁,主张补发工资或解除合同的经济补偿
遇到强制事假时,员工需警惕企业变相侵权行为,但也要区分合法经营调整与违法操作的界限。建议结合实际情况依法**,必要时咨询专业法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