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安全教案《保护自己》的核心目标是教会5-6岁儿童识别危险场景、掌握基础自我保护技能,并通过情景模拟强化记忆。重点包括身体隐私保护、陌生人应对、紧急求助方法三大板块,采用游戏化教学提升幼儿参与度。
-
身体隐私保护教育
用卡通图片区分"安全触碰"(如医生检查)和"不安全触碰"(强迫搂抱),要求孩子牢记"背心短裤覆盖部位不许别人摸"。通过儿歌《我的身体我做主》强化认知,并设置"红绿灯"游戏:举绿牌表示允许的接触(击掌),举红牌拒绝不当接触。 -
陌生人应对情景训练
模拟常见危险场景:- 陌生人给零食时,练习说"谢谢我不需要"并走向老师
- 被询问家庭信息时,回应"我要先问老师"
使用手偶剧演示"假装认错人""假装求救"等骗局,强调"不跟陌生人走"的铁律。
-
紧急求助实操演练
教会孩子:- 记住110/119和父母电话(用节奏记忆法如"110-像棍子-打坏人")
- 在商场走失时寻找穿制服的工作人员
- 设计"安全屋"角色扮演,练习大声呼救"我不认识你!"并挣脱逃跑动作
每月应进行1次消防/防震逃生演习,将安全知识融入日常。家长需配合避免使用恐吓语言,强调"遇到危险找信任的大人"才是核心原则。通过持续的情景复现,帮助幼儿建立条件反射式的安全反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