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关于课间安全教育主题班会记录的整理内容,综合多个权威来源整理而成:
一、班会主题与目标
-
主题 :课间安全教育
-
目标 :增强学生课间安全意识,掌握正确活动方式,预防意外事故,培养文明行为习惯。
二、班会内容与过程
-
案例引入与讨论
-
通过真实案例(如走廊奔跑撞人、楼梯推搡摔倒等)引发学生关注。
-
分组讨论课间常见安全隐患(如追逐打闹、攀爬栏杆、使用危险物品等),每组总结发言。
-
-
知识讲解与规则说明
-
详细讲解危险行为的后果(如摔倒受伤、骨折等)。
-
强调正确课间行为规范:
-
教室:安静阅读、下棋,避免奔跑和打闹。
-
走廊:轻声慢步靠右行,不推搡。
-
楼梯:手扶栏杆,不攀爬、不推搡。
-
-
-
情景模拟与互动
-
学生表演正确与错误课间行为(如正确使用文具、文明游戏等)。
-
其他同学评价表演,指出对错要点。
-
-
安全知识拓展
-
交通安全:走人行道、过马路看信号灯。
-
食品安全:不食用过期/腐烂食品,避免误食危险物品。
-
紧急情况处理:身体不适及时报告,陌生人接触需核实身份。
-
三、总结与延伸
-
强调课间安全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将知识运用到实际中,互相监督。
-
布置家庭作业:与家长一起制定家庭安全规则。
通过以上环节,学生不仅掌握了课间安全知识,还通过互动和情景模拟加深了安全意识,为营造安全校园环境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