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约定解除的七种情形主要包括:协商一致解除、条件成就解除、不可抗力导致目的落空、预期违约、迟延履行经催告未补救、根本违约及其他法定情形。 这些情形为合同当事人提供了合法终止权利义务的途径,确保交易公平与风险可控。
- 协商一致解除:双方通过协商达成合意,自愿终止合同关系,体现意思自治原则。
- 条件成就解除:合同中预先约定解除条件(如逾期付款),条件触发时解除权自动生效。
- 不可抗力致目的落空:因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导致合同无法履行,双方均可解除合同。
- 预期违约:一方在履行期前明确表示或以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对方可立即解除。
- 迟延履行经催告未补救: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 根本违约致目的落空:因严重违约(如质量瑕疵、拒绝履行)导致合同目的无法实现。
- 其他法定情形:法律特别规定的解除事由(如合同违法、主体资格缺失等)。
合同解除需遵循法定程序,如书面通知或诉讼确认,以确保效力。合理运用解除权能有效规避损失,但需注意诚信原则与违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