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医诊所的常见套路包括低价引流后加价、虚构病情诱导高消费、资质造假和隐性收费等,患者需警惕这些陷阱以保护自身权益和健康。
-
低价引流,检查后加价治疗
部分诊所通过“9.9元洗牙”“0元种牙”等广告吸引顾客,到店后却以“严重牙周炎”“多颗蛀牙”等理由要求额外支付高额费用。实际检查发现,许多问题被夸大或根本不存在,患者可能仅需基础治疗。 -
虚构病情,诱导过度治疗
健康牙齿被包装成需根管治疗或全瓷冠修复的“重症”,费用翻倍。例如,一颗普通蛀牙可能被建议拆冠或根管治疗,而正规诊所仅需补牙即可解决。 -
医生资质造假与无证行医
诊所宣称“专家坐诊”或“与三甲医院合作”,实则医生资质可疑,甚至护士代替操作。部分机构通过付费购买虚假头衔,患者可能面临感染或治疗失败风险。 -
套餐隐形收费与预付陷阱
低价种牙或矫正套餐常不包含骨粉费、麻醉费等关键项目,总费用远超宣传价。一次性预支大额费用可能遭遇机构跑路,建议按治疗进度分期支付。
总结:选择诊所时需核实资质、明确收费细则,对“低价”“速效”宣传保持警惕,必要时到公立医院二次检查。保留病历和票据,避免成为套路受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