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出所加强夜间巡逻防控主要通过"警力下沉+科技赋能+群防群治"三位一体模式,重点覆盖案件高发时段、治安复杂区域和薄弱环节。 这一举措显著压降了夜间可防性案件发案率,同时提升了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
-
精准布防动态用警
建立"红橙黄"三色预警机制,将夜间20时至次日4时划分为重点巡控时段,根据110警情热力图动态调整巡逻路线。实行"车巡+步巡+视频巡"立体巡防,每晚保持30%以上警力在街面,对烧烤摊、酒吧街等场所实施"亮灯见警"。 -
科技支撑智慧巡控
推广4G执法记录仪实时回传巡逻画面,运用AI视频分析系统自动识别异常行为。试点无人机巡航补盲,在背街小巷部署智能报警柱,夜间人脸识别准确率提升至92%。通过警务通APP实现"巡逻打卡-警情推送-处置反馈"闭环管理。 -
联防联治延伸触角
组织"夜巡联盟"吸纳保安、物业等力量,建立"十户联防"微信群落实"一呼百应"。在城中村推广"平安喇叭"夜间喊话,便利店设置24小时联防岗。针对醉酒滋事等突出问题,与代驾平台建立联动处置机制。
数据显示实施该模式后,辖区夜间盗窃案同比下降37%,打架斗殴警情减少52%。下一步将重点优化快速反应机制,通过"夜间警务站"前移服务窗口,让平安守护真正"不打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