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出所巡防队员是基层治安防控的中坚力量,主要职责包括巡逻防控、秩序维护、应急处突、纠纷调解及协助执法等,其工作核心是“预防为主、快速反应、服务群众”。通过高频次巡逻、多维度协作和专业化训练,巡防队员有效填补了警力覆盖盲区,成为社区安全的“移动哨兵”和警民联动的关键纽带。
巡逻防控是巡防队员的基础任务。他们按照固定路线和时段对辖区进行网格化巡查,重点关注案件高发区域、背街小巷及人员密集场所,通过“车巡+步巡”结合的方式提升见警率。例如,夜间对开放式小区、停车场等易发案区域加强盘查,及时发现并制止盗窃、破坏公共设施等行为。同时利用移动终端实时上报可疑情况,形成动态化治安数据链。
秩序维护涵盖交通疏导与公共安全。在上下学高峰时段,巡防队员需在校门口引导车辆即停即走,避免拥堵;对占道经营、违规遛犬等行为进行劝导,确保市容整洁。针对社区内装修施工、大型活动等场景,需检查作业许可并监督安全措施,防止噪音扰民或消防隐患。定期检查消防通道畅通情况,清理违规停放的非机动车。
应急处突能力直接关系群众安全感。巡防队员需掌握基础急救技能,在遇到突发疾病、溺水、火灾等险情时,能第一时间实施心肺复苏、使用灭火器等操作。对于打架斗殴等治安事件,需迅速隔离冲突双方并保护现场证据,同时联动派出所民警处置。典型案例中,巡防队员曾通过日常巡逻发现独居老人突发疾病,及时送医挽救生命。
纠纷调解体现基层治理智慧。面对邻里矛盾、消费争议等常见纠纷,巡防队员需以中立立场倾听诉求,运用“情、理、法”结合的方式化解冲突。例如调解广场舞噪音扰民时,既协调活动时间,又帮助联系社区开辟新场地,实现双赢。这种柔性处理方式能有效防止矛盾升级,年均为派出所分流30%以上非警务警情。
协助执法需严守权限边界。巡防队员可配合民警盘查可疑人员、车辆,但不得单独实施强制措施。在抓捕现行犯时,主要承担外围警戒、录像取证等辅助工作。日常需熟悉《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法规,确保劝阻违规行为时用语规范。重要赃物移交、案件线索报送等环节必须全程记录,保证程序合法。
提升巡防效能的关键在于专业化培训与科技赋能。通过定期开展防卫控制、急救演练等实战训练,结合智能巡更系统优化巡逻路线,巡防队员正从“人海战术”向精准防控转型,成为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生动实践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