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报警服务体系的发源地确实是福建漳州。1985年5月,漳州市公安局安装了全国首个110报警电话,1990年8月正式成立“漳州110”报警服务台,首创“维护治安与服务群众并重”的快速反应机制,成为全国警务改革的标杆。关键亮点包括:全国最早实现“有警必接、有难必帮”的服务模式、1996年获国务院授予“人民的110”称号、***总书记赞誉其为“人民的保护神”。
-
历史起源与创新
漳州于1985年率先启用110报警电话,但初期仅用于盗警。1990年,“漳州110”将单一盗警功能扩展为综合报警服务台,提出“四必”承诺(有警必接、有难必帮、有险必救、有求必应),并建立5分钟快速响应机制,如“值班三不脱”和滑竹竿下楼等创新举措,大幅提升处警效率。 -
全国推广与标准化
1996年公安部在漳州召开现场会,向全国推广其经验。短短4个月内,全国城市均开通110报警服务台,漳州模式成为行业标准。1997年国务院授予其荣誉称号,标志着110从地方实践升级为国家警务品牌。 -
精神传承与时代价值
“漳州110”坚持“以人民为中心”,30年来群众满意率保持100%,衍生出“四警四化”等现代警务机制。其精神内核被写入《110接处警工作规则》,并推动“中国人民警察节”(1月10日)的设立,凸显漳州在公安史中的里程碑意义。
如今,“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110”的民谚仍广为流传。拨打110已成为公众寻求安全帮助的首选,而这一体系的源头正始于漳州的探索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