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110kV电网大部分采用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或中性点直接接地两种方式,具体选择取决于系统容量、供电可靠性要求及故障处理能力。这两种接地方式各有优劣,直接影响电网的安全性、稳定性和经济性。
-
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
适用于电容电流较大的配电网(如10-35kV系统),通过消弧线圈补偿接地电容电流,使故障点电弧自行熄灭,减少停电概率。优点是单相接地时仍可短时运行,供电连续性高;缺点是需定期调谐,且可能引发谐振过电压。 -
中性点直接接地
常见于110kV及以上高压系统,故障时短路电流大,继电保护可快速切除故障线路。优点是技术简单、成本低,且能抑制系统过电压;缺点是单相接地直接跳闸,瞬时停电影响范围大。 -
特殊场景的灵活应用
部分城市电网采用小电阻接地作为折中方案,既能限制过电压,又可通过保护装置精准隔离故障。分布式电源接入时可能需配合柔性接地装置以适配多电源结构。
合理选择接地方式需综合评估电网结构、负荷特性及自动化水平,未来随着智能电网发展,动态接地技术或将成为优化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