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直接放人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逮捕后是否放人需根据案件进展和法定程序判断,具体分析如下:
一、逮捕后的羁押期限
-
一般情况
对犯罪嫌疑人逮捕后的侦查羁押期限不得超过 2个月 。 - 若案件在2个月内未审结,需依法变更强制措施(如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或延长审查起诉期限。
-
特殊情况
-
涉案人员可能判处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审查批准逮捕期限可延长至 30天 ;
-
案件复杂需延长审理的,可经上一级检察院批准延长 1个月 ,特别重大复杂案件需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批准延期审理。
-
二、97天未判刑是否超期?
-
未超过侦查羁押期限 :97天可能处于2个月基本期限内(具体需结合案件进展计算),因此不必然导致放人。
-
可能进入审查起诉阶段 :若已过2个月侦查期,案件可能转入检察机关审查起诉阶段,此时仍可能因补充侦查、认罪认罚从宽等程序延长羁押时间。
三、其他放人情形
-
检察院不批准逮捕 :若检察机关在7日内未批准逮捕,公安机关应立即释放;
-
符合取保候审条件 :如羁押期限届满、案件未办结但无需继续侦查,或犯罪嫌疑人符合《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规定的情形(如可能判处较轻刑罚、怀孕等),可依法取保候审或监视居住。
四、总结
逮捕97天未判刑 不意味着一定会放人 ,需结合案件是否超过法定羁押期限、是否进入审查起诉阶段以及是否符合取保候审条件综合判断。建议通过以下途径获取准确信息:
-
联系办案机关核实案件进展;
-
委托专业律师提供法律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