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托合同的核心在于明确双方权责,需包含委托人/受托人信息、委托事项、权限期限、报酬条款等关键要素,且需符合《民法典》规定以避免法律风险。以下是具体要点:
-
主体信息与委托事项
合同开头需清晰列明委托方和受托方的姓名/名称、联系方式等基本信息。委托事项需具体描述(如代理诉讼、财务处理等),避免模糊表述引发纠纷。例如“代为办理房产过户手续”比“处理相关事务”更明确。 -
权限与期限
明确受托人的权限范围(全权代理或部分代理)及委托起止时间。例如:“受托人有权签署房屋买卖合同,委托期限自2025年6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转委托条款需特别约定是否允许及条件。 -
报酬与费用
有偿委托需写明金额、支付方式(如分期支付首款50%)及报销范围(差旅、第三方费用等)。违约责任应细化,如逾期付款按日万分之五计违约金,或单方解约需赔偿合同总额20%。 -
争议解决与保密
建议约定协商优先,失败后提交甲方所在地法院诉讼。涉及商业秘密时,保密条款需明确保密期限(如合同终止后5年)及赔偿责任。 -
合规性与细节优化
参考《民法典》第919-936条,确保条款合法。验收标准(如“乙方需提交经公证的文件”)和文件移交流程(如“3个工作日内移交原件”)可降低执行争议。
撰写时建议使用简洁法律语言,避免歧义,复杂事务可附附件(如权限清单)。完成后建议由律师审核,确保条款无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