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预案编制的六个步骤可归纳为以下核心环节,结合权威性高、时效性新的信息源整理如下:
一、成立编制工作组
- 组建以单位主要负责人为领导的专项小组,明确各成员职责及工作计划,确保编制工作有序推进。
二、开展前期工作
-
法规梳理 :研究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要求;
-
风险评估 :识别潜在风险源,分析事故类型、后果及次生影响;
-
资源调查 :评估应急物资、设备及人力资源储备情况。
三、编写预案内容
-
组织架构 :明确应急指挥体系及各部门职责;
-
风险描述 :详细阐述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及影响;
-
响应程序 :制定分级响应流程、信息共享机制及处置措施;
-
保障措施 :涵盖物资、技术、培训及演练等支持体系。
四、征求意见与评审
-
广泛征求内部部门、专家及公众意见,确保预案的全面性和可行性;
-
组织内部评审和外部专家评审,重点检查预案的科学性、实用性和衔接性。
五、发布与实施
-
经审核后正式发布预案,明确实施时间与责任人;
-
建立动态管理机制,定期修订预案并开展演练。
六、衔接与联动
-
确保预案与政府总体预案、上级部门预案及相邻单位预案的衔接性;
-
建立跨部门协作机制,提升突发事件应对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