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自2024年1月1日起实施新的分区域最低工资标准,月薪三档分别为2490元、2260元、2010元,非全日制小时工资对应24元、22元、20元。此次调整较2021年标准提高约9.2%,覆盖全省11个设区市,各地根据经济发展水平选择适用档次,其中杭州、宁波等发达城区通常执行最高档,切实保障劳动者基本生活权益。
-
分档依据与区域划分
浙江省最低工资标准采用三档制,由各设区市根据辖区经济水平自主选择。例如,宁波的海曙、鄞州等核心区采用第一档(2490元/月),而象山、宁海等县可能选择第二或第三档。这种差异化设计既体现区域经济差异,也避免“一刀切”对企业造成负担。 -
标准涵盖范围与法律效力
最低工资包含个人缴纳的社保费用,但加班费、高温津贴等不纳入计算。用人单位支付工资低于当地标准属违法行为,劳动者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企业需补足差额并可能面临1-5倍赔偿金。 -
调整机制与民生意义
浙江省自1994年建立最低工资制度以来已调整18次,每次参考物价指数、社保缴费、平均工资等数据。2024年调整后,低收入劳动者月薪最低增加170-210元,有助于缓解生活成本压力,促进社会公平。 -
企业与劳动者注意事项
企业需在标准发布后10日内公示,并确保工资结构合规;劳动者应核对劳动合同中的工作时间和报酬是否符合标准,尤其需注意非全日制用工的小时工资是否达标。
浙江省通过动态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平衡劳动者权益与企业可持续发展。建议公众关注本地政府公布的具体档次,及时维护自身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