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AMD和英伟达,还有英特尔、高通、苹果、ARM等厂商提供GPU或相关芯片技术。这些企业在不同领域(如移动设备、数据中心、AI计算等)展开竞争,推动图形处理技术的多元化发展。以下是主要参与者的技术特点和应用场景:
-
英特尔
凭借Xe架构进军独立显卡市场,Arc系列面向游戏和创作领域,同时集成显卡广泛用于轻薄本。其Ponte Vecchio专为高性能计算(HPC)和AI优化,搭配至强处理器提升数据中心算力。 -
高通
Adreno GPU长期主导安卓手机市场,近期通过骁龙X Elite进军PC领域,支持AI加速和能效比优势,挑战传统x86架构的图形性能。 -
苹果
M系列芯片集成自研GPU,采用统一内存架构,在视频剪辑、3D渲染等专业场景表现突出,生态封闭性带来软硬件深度协同优化。 -
ARM
Mali GPU授权给三星、联发科等厂商,覆盖中低端移动设备,其可扩展设计支持从物联网到车载系统的多样化需求。 -
其他新兴势力
- Imagination Technologies:PowerVR GPU曾用于早期iPhone,现专注汽车和嵌入式市场。
- 国产厂商(如兆芯、景嘉微)逐步突破桌面级显卡技术,侧重信创和特定行业需求。
未来,随着RISC-V架构崛起和AI负载增长,GPU市场竞争将更趋分散化,厂商需在能效、兼容性和专用加速能力上持续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