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负债突破35万亿美元的核心原因在于长期财政赤字、无节制开支与美元霸权依赖的恶性循环。关键因素包括:两党政治博弈下的减税与福利扩张、战争与危机刺激的紧急支出、利息成本飙升挤压财政空间,以及美元国际地位助长的债务“借新还旧”模式。
- 财政赤字常态化:过去半个世纪,美国政府仅4年实现财政盈余。减税政策(如特朗普2017年将企业所得税从35%降至21%)压缩收入,而医疗、社保等法定支出持续增长,2023年利息支出占比已超10%,预计2050年达GDP的6%。
- 危机与战争催化:2008年金融危机和2020年疫情促使美国政府推出超6万亿美元刺激计划,阿富汗、伊拉克战争累计耗资数万亿。债务增速远超预期,34万亿到35万亿仅用7个月。
- 美元特权支撑借债:全球60%外汇储备为美元,美国通过发行新债偿还旧债利息,形成“击鼓传花”循环。通胀变相稀释债务,如2024年利息支出8820亿美元,占个人所得税收入的76%。
- 政治僵局加剧风险:两党将债务问题武器化,共和党指责民主党福利扩张,民主党抨击共和党减税政策。2024年大选期间,债务仍以日均87亿美元速度增长,结构性改革停滞。
警示:若债务增速持续高于经济增长,美元信用或遭反噬,引发全球“去美元化”浪潮。美国需平衡短期刺激与长期财政可持续性,否则35万亿仅是起点,非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