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当前正处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发展阶段,这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时期,也是从“富起来”迈向“强起来”的历史性跨越阶段。高质量发展成为核心主题,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进展,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升级,同时面临经济转型、社会结构优化和国际环境复杂化的多重挑战。
-
新发展阶段的本质特征
当前阶段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量变积累接近质变跃升的时期,以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2050年建成现代化强国为战略目标。经济上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强调新质生产力培育;社会上从脱贫攻坚转向共同富裕,注重城乡协调与民生福祉;政治上深化改革,完善治理体系。这一阶段的“新”体现在更高起点、更宏伟目标、更清晰蓝图和更艰巨任务上。 -
社会转型的深层表现
中国正经历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和服务业社会的整体转型。城市化率超过60%,中产阶级规模扩大,但区域差距、人口老龄化等问题并存。社会阶层结构从“金字塔型”向“橄榄型”过渡,职业分化加剧,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需求升级。文化领域呈现传统与现代融合,数字化生活方式普及,价值观多元化趋势明显。 -
核心矛盾与突破路径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需要通过创新驱动、深化改革和开放合作来解决。例如,以科技创新破解“卡脖子”技术瓶颈,以“双循环”战略应对国际局势变化,以乡村振兴缩小城乡差距。生态文明建设与绿色发展理念贯穿全过程,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未来,中国社会将在保持战略定力的基础上,通过系统性改革实现阶梯式发展。这一进程不仅是经济总量的提升,更是制度优势、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的全面跃迁,最终完成从“大国”到“强国”的质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