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考试卷难度最高的省份是河南省,其考生基数庞大(2024年达136万)、名校录取率全国垫底(985录取率仅0.8%),堪称“地狱模式”。紧随其后的是广东、山东等“高考大省”,而江苏、浙江则以题目灵活、思维要求高著称。
-
河南:资源与考生的极端失衡
河南连续多年蝉联高考人数榜首,但省内仅1所211高校(郑州大学),清北录取率不足0.03%。复读生占比超25%,叠加“省内无部属高校倾斜”的政策困境,考生需以极高分数争夺有限名校名额。 -
广东与山东:内卷的“双城记”
广东考生规模全国第二(78.8万),但985录取率仅1.3%,中山大学本地招生比例不足50%。山东考生超100万,名校录取率仅1.5%,新高考“3+3”模式下选科博弈进一步加剧竞争。 -
江苏、浙江:题目难度的“天花板”
江苏曾以“无选择题”的数学卷闻名,改革后难度稍降,但压轴题仍考验深度思维;浙江语文阅读和数学题创新性强,作文常需高阶思辨。两省虽教育资源优质,但高分竞争激烈。 -
河北、四川等“隐形高地”
河北因衡水中学拉高全省分数线,700分未必能上清北;四川70万考生争夺川大、电子科大本地30%的招生名额,成都七中等名校垄断清北录取资源。
总结:试卷难度不仅取决于题目本身,更与考生基数、录取政策、教育资源紧密相关。备考需结合本省特点:河南、广东考生可关注外省高校机会;江苏、浙江学生应强化思维训练;而“简单模式”地区(如北京、上海)的考生也需警惕政策变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