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控室值班人员配置标准的核心要求是24小时双人值守、持证上岗、专业分工明确,并符合国家《消防控制室通用技术要求》等法规规定。 合理的人员配置直接关系到应急响应效率与设施安全运行,需根据建筑规模、系统复杂度和风险等级动态调整。
-
基本配置原则
中控室必须保证每班至少2名持建(构)筑物消防员资格证的值班员同时在岗,实现24小时无间断监控。大型综合体或高危场所建议增设1名技术主管,形成"2+1"梯队模式。值班表需明确带班负责人,严禁单人值守或跨岗兼职。 -
专业能力要求
主操作员需具备中级以上消防设施操作员证书,熟练操作火灾报警控制器、应急广播等设备;辅助人员至少掌握初级技能。涉及电力系统的需配备电工证人员,化工类场所需补充危化品应急处置专员。 -
动态调整机制
建筑面积超10万㎡或设备点位超2000个的场所,每班应增加1名巡检支援岗。节假日及重大活动期间实行三班两运转模式,确保单班工作时长不超过12小时。智能监控系统覆盖率超80%的可申请减少1名值班员,但需属地消防部门审批。 -
特殊场景规范
医院、交通枢纽等人员密集场所必须配置医疗急救或疏散引导专员;设有气体灭火系统的需额外培训药剂操作流程。夜间时段必须保证有1名具备3年以上经验的资深值班员在岗。
中控室人员配置需每半年进行实战演练评估,重点检验突发火警时的多岗位协同能力。建议采用"证件电子台账+人脸识别考勤"双重管理,确保人证相符、责任可追溯。人员离职或调岗时需提前15日报备并完成交接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