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主持人需具备多元复合能力,核心在于“四力协同”(脚力、眼力、脑力、笔力)与专业表达的结合。既要深入现场捕捉真实故事,又需通过精准语言传递价值,同时适应媒体融合时代对跨界能力的高要求。以下从实践维度展开关键能力体系:
-
现场洞察与内容构建能力
脚力要求主持人走出演播室,扎根基层获取一手素材;眼力强调从复杂现象中提炼有价值的故事线索,如央视主持人大赛选手通过田野调查挖掘普通人闪光点。脑力则体现为独立思考,将素材升华为有深度的观点,避免人云亦云。 -
语言驾驭与即兴应变能力
专业基本功包括语音标准、呼吸控制等硬性指标,而高阶能力在于“说人话”——用自然真诚的表达打动受众。例如即兴主持环节需快速组织语言,通过内在情感支撑外在表达,避免刻意煽情。突发状况下(如直播失误),需保持心理稳定并巧妙化解。 -
跨界融合与策划能力
媒体融合时代需掌握采编播一体化技能,既能独立完成选题策划、内容制作,又能适应新闻、文艺、新媒体等不同节目形态。典型案例包括主持人大赛选手在“走出去”环节自编自导5分钟短片,展现全流程把控力。 -
价值观引领与文化储备
正确的价值导向是根基,需通过开阔的国际视野(如双语主持人对比中外文化)、大格局叙事(从小切口折射时代主题)来实现。文化底蕴则决定表达深度,优秀主持人常引用诗词典籍增强内容厚度。
提示:主持人能力培养是长期工程,需在实践中持续锤炼“四力”,同时保持对新技术、新形态的敏感度,方能在AI时代守住不可替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