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唱练耳课是音乐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其核心在于培养学生的音准、节奏、乐感及音乐表现力。以下是结合教学实践的心得体会:
一、核心能力培养
-
音准与节奏基础
通过音阶、音程、和弦的模唱训练,强化对音高的记忆与音程、和弦结构的理解。例如,采用“搭桥法”训练宽音程(如五度、六度),结合基本音级逐步过渡,降低音程跨度带来的紧张感。
-
乐感与表现力
注重音乐情感的表达,通过强弱记号、表情记号等细节训练,使演唱更具表现力。例如,在视唱时用轻柔的中弱声处理乐句,保持整体连贯性。
二、教学方法与技巧
-
启发式教学
结合生活实例与音乐活动,引导学生联想音程、和弦的特性。例如,通过对比纯音程的音响特点,启发学生感受音程的和谐与不协和。
-
视唱与练耳结合
采用“边唱边听、边记边写”的方法,提升综合能力。例如,在听记和弦时,先捕捉低音与性质,再补充其他音符。
三、实践中的难点与突破
-
音程与节奏难点
针对音程大跳、复杂节奏型,通过分解训练与反复模唱逐步攻克。例如,采用复拍子节奏的击拍练习,强化节拍稳定性。
-
大班教学优化
针对传统大班教学的局限性,探索小组合作、分层练习等方式,提高学习效率与参与度。
四、课程目标与意义
视唱练耳不仅是技术训练,更是音乐素养的全面提升。通过系统训练,学生能准确识别音符、节奏及乐理符号,并将其融入演奏与表演中,实现音乐表现力的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