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戏曲中的四大行当是生、旦、净、丑,它们通过角色分工、表演特色和脸谱符号构成了戏曲艺术的核心体系。
- 生:男性正面角色,细分老生(中老年)、小生(青年)和武生(武打角色)。表演讲究唱腔醇厚,动作庄重,如京剧《空城计》的诸葛亮。
- 旦:女性角色,包括青衣(端庄女性)、花旦(活泼少女)和老旦(老年女性)。以婉转唱腔和水袖功为特色,如越剧《梁祝》的祝英台。
- 净:俗称“花脸”,以脸谱颜色象征性格(红表忠勇、黑表刚直)。嗓音洪亮,动作夸张,如包拯的黑色脸谱代表铁面无私。
- 丑:喜剧或反派角色,分文丑(滑稽文人)和武丑(灵活反派)。通过幽默念白和灵活身段调节剧情,如《三岔口》的店小二。
这四大行当通过程式化表演和符号化装扮传承了戏曲的独特魅力,至今仍是传统舞台的精华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