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现役军人
退伍军人是否属于军人需要从法律定义和实际管理两个维度进行区分:
一、法律定义层面
-
现役军人与退役军人的划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军人分为现役军人和退役军人两类:
-
现役军人 :指正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或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服役的人员;
-
退役军人 :指依法退出现役的现役军人,包括军官、军士、义务兵等。
-
-
军籍状态的核心作用
军人身份的核心依据是军籍。退伍后,原现役军人将取消军籍,不再属于部队管理范畴,因此不再具备现役军人的法律地位。
二、实际管理层面
-
退役军人的身份标识
退伍军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退役军人保障法》中享有特定权益,其身份信息中仍会标注“退役军人”或“服预备役军人”等字样。
-
权益与管理的区别
-
现役军人 :享受工资、住房、医疗等优待,并需履行现役义务(如预备役轮训);
-
退役军人 :不再享受现役待遇,但可享受退役金、医疗保障、就业创业扶持等优待政策。
-
三、社会认知与尊重
尽管退役军人不再属于现役军人序列,但他们的军事经历和社会贡献仍受到法律和社会的尊重。国家通过立法保障其合法权益,并鼓励其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总结 :退伍军人不是现役军人,但属于退役军人群体,依法享有相应的权益并承担公民义务。社会应尊重其历史贡献,同时保障其平稳过渡到平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