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仿名校、虚假宣传、低门槛
野鸡大学的招生手段通常具有以下特征,考生和家长需通过正规渠道核实信息,避免上当受骗:
一、名称与包装
-
蹭名校热度
通过添加“国际”“开放”等字眼,模仿985/211等正规高校名称,如“XX科技大学国际学院”,利用名称相似性混淆视听。
-
精美宣传材料
官网使用“世界排名”“国际合作项目”等虚假信息,甚至盗用其他高校照片,营造正规院校假象。
二、招生渠道与宣传策略
-
非正规招生途径
避开省级招生考试院官网,通过电话推销、线下招生会或私人关系直接联系家长,常以“包录取”“不看分数”为诱饵。
-
心理诱导宣传
-
对成绩优异者谎称“低分也能上本科”;
-
对落榜生承诺“内部指标”“就业保送”等捷径。
-
-
虚假承诺与优惠
承诺快速毕业、高薪就业,或通过成人高考、函授教育等名义规避正规考试要求。
三、费用与资质问题
-
隐形收费
前期学费报得低廉,但实际收取“住宿费”“合作项目费”等,且不提供官方票据。
-
无合法资质
未取得教育部批准文件,无法通过学历认证,所发证书多为虚假。
四、其他常见手法
-
伪造录取通知书 :向考生发送虚假录取通知,甚至冒用其他院校名义;
-
信息贩卖 :通过非法渠道获取考生信息,进行精准诈骗。
预防建议
-
核实学校资质 :通过教育部官网或省级招生考试院查询招生代码,确认学校合法性;
-
警惕宣传话术 :对“内部指标”“包就业”等承诺保持警惕,正规高校不会主动联系考生收费;
-
避免轻信优惠 :正规高校不会通过电话或非官方渠道要求缴纳费用。
若发现遭遇诈骗,应立即向教育部门或公安机关举报,并保留相关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