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氧化法
总有机碳(TOC)分析仪的原理主要基于将样品中的有机碳转化为二氧化碳(CO₂),并通过测量CO₂含量来定量分析有机碳含量。具体原理如下:
一、核心原理
-
有机碳氧化
样品中的有机碳在高温下(通常900℃)通过燃烧或化学氧化反应转化为二氧化碳。燃烧氧化法是常用方法,利用高温使样品完全氧化为CO₂;化学氧化法则通过紫外光或催化剂加速氧化过程。
-
干扰物质消除
在氧化前,需通过酸处理或高温燃烧去除样品中的无机碳(如碳酸盐、金属离子等),确保测量的准确性。
-
二氧化碳检测
生成的CO₂通过非分散红外吸收法、电导率法或气相色谱法进行检测。非分散红外吸收法是主流技术,利用CO₂对特定波长的红外光吸收特性进行定量分析。
二、关键计算方法
总有机碳浓度(%)的计算公式为: $$ \text{TOC} = \frac{\text{总碳}(TC) - \text{总无机碳}(TIC)}{\text{样品基体体积}} \times 100% $$
其中,总碳含量通过红外吸收法测量,总无机碳含量通过酸化后高温燃烧法或电导率法测定。
三、工作流程示例(差减法)
-
预处理 :酸化样品以去除碳酸盐等无机成分。
-
分步氧化 :
-
高温燃烧管(900℃):将样品完全氧化为CO₂;
-
低温反应管(150℃):酸化后分解剩余碳酸盐为CO₂。
-
-
检测与计算 :
通过非分散红外吸收器分别测量高温和低温下的CO₂浓度,计算总碳和总无机碳的差值,即TOC。
四、应用领域
TOC分析仪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制药、环保、食品等领域,用于检测水、土壤、生物样本中的有机污染物浓度。例如,水体中TOC值可反映有机物污染程度,制药用水需控制TOC含量以确保纯度。
五、技术优势
-
高灵敏度 :差减法TOC仪可实现ppm级检测;
-
自动化程度高 :在线型仪器可连续监测,减少人为误差;
-
维护成本低 :采用光线正交技术(如Bebur品牌仪器)可补偿石英结垢和光源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