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五大循环流程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核心环节,涵盖从业务分析到报告编制的全过程:
一、接受业务委托
-
核心内容 :审计机构需评估客户风险、业务环境及审计需求,明确审计目标、范围及资源分配。
-
关键步骤 :初步了解客户情况、签订审计协议、制定初步审计计划。
二、计划审计工作
-
核心内容 :制定详细审计计划,包括审计目标、范围、风险评估、时间安排及资源分配。
-
关键步骤 :分析业务流程、识别关键控制点、设计审计程序。
三、实施风险评估程序
-
核心内容 :通过了解被审计单位环境,识别和评估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
-
关键步骤 :控制测试(如检查流程合规性)、实质性程序(如核对账目、验证交易真实性)。
四、实施控制测试与实质性程序
-
核心内容 :验证内部控制有效性,通过细节测试获取审计证据。
-
关键步骤 :
-
控制测试:评估流程执行情况(如采购审批流程);
-
实质性测试:核对财务数据(如应收账款、存货)及原始凭证。
-
五、完成审计工作与编制报告
-
核心内容 :汇总审计结果,形成结论并提出建议,编制正式审计报告。
-
关键步骤 :
-
分析审计证据与风险评估结果;
-
编写审计报告,明确问题、建议及整改方向。
-
说明 :不同来源对“五大循环”的划分存在差异,部分资料将销售与收款、采购与付款等业务流程归为循环法,而高顿教育等权威来源更侧重审计流程的五个阶段(接受委托、计划、风险评估、实施程序、报告)。建议以权威审计准则(如国际审计准则)或高顿教育等专业机构定义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