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主要的防凌措施可分为工程措施、非工程措施及综合管理措施三类,具体如下:
一、工程措施
-
水库调度与分凌
通过调节水库蓄水、泄水及分洪,控制凌汛期河道流量,减少槽蓄水量。例如小浪底、三门峡等水库联合调度,利用东平湖分凌,降低黄河下游凌汛威胁。
-
破冰与导冰工程
在易冰段采用炸冰、爆破或破冰船清除冰凌,保障航道、水力设施畅通。例如港口、引水渠等关键部位设置防冻装置。
-
堤防与护坡加固
通过加厚堤防、修复护坡增强河岸稳定性,防止冰凌堆积引发决口。例如南、北展宽工程改善狭窄河段分凌条件。
二、非工程措施
-
监测预警系统
构建卫星遥感、无人机、地面巡测等立体监测体系,实时掌握冰情、水情变化,精准预报开河时机。
-
应急预案与物资准备
制定防凌预案,储备抢险物资和机械设备,建立应急响应联动机制,确保快速处置突发险情。
三、综合管理措施
-
部门协同与巡查防守
建立水利、气象、应急等多部门联动机制,加强堤防巡查和隐患排查,及时清除行凌障碍。
-
生态与水文调控
通过人工增雨、种植水生植物改善河道生态,调节径流降低冰凌形成概率。
注 :防凌措施需根据具体河段(如黄河宁蒙段)特点灵活调整,重点突出工程调度与监测预警的协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