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100元、毛利率60%的商品应该卖250元。 计算方法是:售价=成本/(1-毛利率)=100/(1-0.6)=250元。关键点在于:毛利率是利润占售价的比例,而非成本。
-
毛利率的定义与计算
毛利率反映的是利润与售价的关系,公式为:毛利率=(售价-成本)/售价×100%。例如,成本100元、售价250元时,毛利率=(250-100)/250×100%=60%。 -
售价的推导逻辑
若已知成本和目标毛利率,可通过变形公式计算售价:售价=成本/(1-毛利率)。例如,成本100元、目标毛利率60%,则售价=100/(1-0.6)=250元。 -
常见误区:误将毛利率等同于成本利润率
部分人错误认为毛利率60%即利润为成本的60%(即卖160元),但实际毛利率需基于售价计算,两者结果差异显著。 -
实际应用场景
零售、餐饮等行业常用毛利率定价。例如,一杯奶茶成本5元,目标毛利率70%,则售价应为5/(1-0.7)≈16.67元,而非简单加价(如5×1.7=8.5元)。 -
调整毛利率的影响
提高毛利率会直接拉高售价,可能影响销量;降低毛利率可提升竞争力,但需平衡利润。例如,成本100元,若毛利率从60%降至50%,售价会从250元降至200元。
正确理解毛利率是定价的核心,避免混淆成本与售价的关系。建议结合市场供需和竞争环境,灵活制定毛利率目标。